舆情教材:法式水君出场,惊艳互联网
这件事,成为近日的最热的舆论焦点。
有网友在帖文中是这样评论曲案的:曲案的的判决结果,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且长远的。当警察不再心甘情愿去履职,最大的受害者必将是无数守法的公民,最为狂欢的必将是违法犯罪人员。
这起舆情,来得是如此突然,在一审判决书至今搜不到、二审判决书公布在判决文书网上一个月后被网民发现。舆情来势又是如此迅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于是,在这三天的时间内,各种奇葩现象都出现在网上。有的沉默是金,有的隐忍不发,有的内耗不断,有些视而不见,甚至在山东聊城某案中大出风头的那几家造谣抹黑的炒作兵团都反常地按兵不动,似乎每家都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起涉及到法院的网络舆情,主体应该是法院而非别家,然而,在舆情发酵最初的两天,某些奇葩行为成功地为法院挡住了绝大多数子弹,然后像一只沉默的筛子,满脸抹不掉的是各地同行们吐来的唾沫。某个奇葩的个人微博下,满页满页的怒斥声:你配叫他兄弟么?而法院一条之前是的官微评论区,就像孔明东风借箭船上的草人,密密麻麻插满了网民们的鄙视和嘲弄。
直到1月20日晚7时,一直保持沉默不语的法院终于发声了。洋洋洒洒的一篇长文,把他们所认定的事实,以及判决的依据,字斟句酌后自以为没有问题,再加上所谓公平正义的结束语,发上了微博。于是,真正的舆论高潮瞬间到达。
从1月20日19时起,法院这条帖文成为当日网上最烫的帖子,官微小编也成了当天最为忙碌的人。上图中的评论数并非原始数据,而是在删除掉成千上万条批评的留言、重新精选大量正面留言,并一度关闭评论功能再又重新开放评论功能等复杂的人为操作程序后,到目前为止的数据。
从一开始删掉不利评论,到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删的时候,大量的正面评论就如约而至。然而,这些正面评论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正是本文今日所以讲述的亮点:夜幕下的法式水君。
这些水君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口径出奇的一致,或者是同一个号反复发送不同的口径。另外,对这些号也作了个别查阅,发现很多号曾经发布过的帖文,大多数都是转发法院系统的帖文,甚至有一个号在以前发过的帖文中,还发过自己身着法院制服的自拍照。
不同的帐号,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着同样的文字,这种情况上过几天网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而一些帐号的发言,过于夸张甚至出现完全不符实际的言论,看上去是维护了原博的立场,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挑衅、煽动舆情的作用。这些水君们上网的目的看来不是正面引导,而是来火上浇油的。
最为奇葩的当数这位水君了,连指令内容都没有看清,就匆匆复制粘贴上网发布。一点敬业之心都没有,差评!
这个帐号到底是什么情况?一查便知。粉丝数为1,发帖数为零。真佩服能找到这样的号来灌水,难怪没有一点责任心,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才请到这样的水君。
还有这位连头像都懒得设置的水君号。
对于这些混迹于几万点评中的水君号们所作所为,网友确实看不下去。城市猎人一针见血地公开提问:评论能不能别复制粘贴一样的话啊?
遇到负面舆情并不奇怪,如何应对处置,离不开事件本身,如果案事件处理自身就存在问题却无法解决,再多的网上争执无异于空中楼阁。以行政资料为优势,调用(收买)水君上网强行引导,只能让对立更加激化、让舆情更加动荡,同时也落下笑柄,让网络永远记住这些负面教材。
贫猫在两年前曾经写过几篇的帖文,附于文后与众友分享。